“行走文学”现在算是“时鲜货”。
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作家、学者们“行走”出来的“文学”。比如前之一家出版社组织作家走西口、近之又一家出版社组织学者南极行后一篇一篇发出来的作品。因为组织的都是名家,基本的眼球还是能够吸引得到的,有一定的卖点,私心揆之,出版社的本钱是能捞得回来的,所以出版社也乐此不疲,一拨又一拨的作家、学者被组织起来出去“行走”,作家、学者们呢,既有得玩又有稿费可以赚,因此也是何乐而不为。在此之下,“行走文学”的兴盛也是“势”所必然。
现在的文坛早已“失去了轰去效应”,比较沉寂、冷清,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和办法搅动一下,让媒体炒一炒,吸引几只眼球,也是好的。问题是,这种“行走文学”毕竟是策划出来的,多少显得有些浮躁,因此所多的是排场和热闹。虽然这些东西体裁不一,有散文,也有随笔,有日记体的,也有游记式的,但套路大同小异,都是先写一点看到的,再弄两句引申出来的体验不像体验思索不像思索的东西,不咸不淡。如果是哪一个还未出名的诗人“独行侠”式的行走所弄出来的,倒还好,往往不经意间有一些比较深刻的思想火花,但如果是由哪一个出版社组织的名人们行走,那他们弄出来的东西,就往往都是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作品。
想想也是,靠策划弄出好作品来是不现实的。自古以来,还未见有某个单位弄一拨人走走看看而能够创作出鸿篇巨著来的。任何一篇佳作,任何一部巨著,都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充满着丰沛的感情的,一句话,都是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的。应该说,“行走文学”古已有之,像徐霞客的游记就是这一“品种”,但徐霞客的行走完全不同于现在作家学者们乘着越野车或者飞艇那样浩浩荡荡、舒舒服服的行走,其文学因此也完全不同于现在的“行走文学”,徐霞客的游记除了一篇篇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外,字里行间更充满着知识、情感和思想。
“行走文学”当然也可以点缀文坛,甚至还可以为策划者赚上点钱,说起来源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既然是文学,作为读者,也完全有权力要求我们的“精神食粮”除了口感好一些外,还要更富有营养。